外媒:已被中国垄断,全球稀土中国说了算,日本新发现稀土难开采!
稀土矿物对增加清洁能源的产量和相关技术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提高了电动助力转向电机、风力和水力涡轮机、高性能电池、节能电器电机、磁制冷和燃料电池的性能,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人嘞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特别是最常用于制造永磁合金的钕元素和镨元素在去年(2017)越来越受欢迎。

预计在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电动机中使用永久磁铁将大大提升全球对这些材料的需求,且这种需求将强劲持续的增长。
稀土行业在2017年经历了重大变化——许多稀土元素的价格飞涨,这种势头也引发了众多项目开发商和现有生产商的兴趣。我国仍然是稀土行业的主要力量,占供应量的80%以上,同时2017年占全球需求量的66%以上。

早在2010年,稀土价格就曾出现大幅飙升,因为我国削减了本国稀土的出口,从而引发了全球价格的不确定性。从我国角度来讲,控制稀土出口是无可厚非的,但国外媒体也声称,此举暴露了超级大国用于高科技产业的至关重要的稀土资源的垄断态度。
在去年,由于严格的环境检查,政府储备、交易活动增加以及许多其他稀土应用的需求增长,我国的稀土供应逐渐收紧。
我国稀土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导致其余稀土开采国加速了对稀土元素的勘查和开采,稀土相关项目遍及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加拿大、布隆迪、日本和坦桑尼亚。这些国家稀土产量的增加预计将会大幅减少我国在稀土供应方面的优势。尽管如此,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仍然将是全球市场稀土产品的主要供应国。

上图为近年来全球优质稀土项目分布图,由于某种原因,国外的统计机构并未获得我国的稀土项目数据。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8年1月的报告,全球稀土金属储量估计为1.2亿吨,其中仅中国就有37%,涉及4400万吨储量。巴西和越南共同占据全国稀土储量第二的位置,各自拥有2200万吨的稀土保护区,其次是俄罗斯,排名第三,拥有1800万吨。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分别为690万吨,340万吨和140万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是稀土的主要产出国,据统计我国去年的稀土产量约为10.5万吨,其后是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巴西,产量分别为20,000吨,3,000吨和2,000吨。
由于资源限制和环境问题,我国决定在2010年限制稀土元素的进口,导致2010年稀土价格大幅上涨。该决定还导致稀土储备库存用于未来使用,增加中国境外存款的开发和勘探,以及保护、回收和寻找稀土的替代品。
也有专家指出,美国与我国频繁陷入贸易战,那么稀土方面是否采取一定措施?
现阶段美国一再与我国陷入贸易纠纷,我国可能会再次像2010年那样对稀土征收关税。这将使美国公司处于竞争劣势,因为我国供应的稀土量占全球需求的85%~95%。 众所周知,17种稀土粉末和金属用于高科技应用,例如智能手机、催化剂、LED屏幕。这些配额于2009年首次实施,2010年进一步减少了35%,这就导致价格飙升,例如稀土副产品镝氧化物的价格从2010年的每公斤166美元上涨到2011年的每公斤将近1000美元。

据今年4月份《日经亚洲评论》报道,日本称在该国领土中的南鸟岛附近海床下,发现超过1600万吨稀土储量。这一发现使得日本将成为拥有大量稀土的国家。
然而,这些资源位于海床深度超过地表5公里的地方,距离东京东南部2,000公里。现有的困难是巨大的,就是如何设计一种商业上可行的技术来开采海底五公里的稀土矿物,据悉目前并没有从该深度提取稀土的有利方式。

此外,按照专家的说法,将稀土项目从发现发展到全面的土地商业开采需要近十年或更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实际提取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也意味着,日本仍然需要依赖中国和其他稀土供应公司的稀土元素。

因此,中国将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在战略稀土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日本如果成功地从海床中经济地开采矿物,可以在满足国内需求后,通过在全球市场出口稀土元素来确定全球市场的价格平价,并且,外媒还声称日本也很有可能通过这一举措来挑战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方面的统治地位。
但考虑到现有生产方法的局限性,以及使稀土项目实现的漫长时间表,我国目前在全球稀土市场的地位是无法撼动且在不久的将来也不太可能受到挑战。我国要利用好自身优势,调控好稀土进出口份额,保护我国“特有”矿产资源,想必在将来,稀土必然也仍然是我国的一大武器!
下一篇:中国再次发现稀土大矿,满载而归!